当前位置:首页>>检察文化>>干警风采
干警风采
关于读书
时间:2015-08-20  作者:张 芸  新闻来源: 【字号: | |

  自从就读书问题与吴老师进行交流以来,一直在考虑为什么读书、读什么样的书、怎么样读书等等,又恰逢单位工会组织推荐图书活动,还在朋友的空间发现了周国平关于读书的三篇短文,似乎关于读书这个事儿一下子充满着我的头脑,有种不得不写点东西的冲动。

  在读书这条路上,总希望有人可以指引着我前进,因为面对浩淼的典籍,我害怕迷路……一度很喜欢打听别人的书单,想省却选书的麻烦,但我慢慢发现,除非是兴致相投的朋友,其他的推荐,最后大多会成为书架上的摆设。于是,我试着寻找属于自己的书单,看了一些历史哲学,拜读了钱钟书、钱穆、冯友兰、蒋廷黻等大家之作,我甚至欣喜地发现,我好像已经可以体会到阅读带来的愉快。几天不翻书,总觉得生活中少了点什么,很是忐忑,犹如双休日的晚上,素颜走在大街上,害怕遇到熟人一般,不安。直到我翻开书页,哪怕只是浏览几页,亲切之感便扑面而来。

  就在我试图更加从而所欲地阅读,却听到了吴老师婉转的劝慰。

  他说,他选择书籍更多是与他的研究领域相关,他看科普书,是因为有他需要的脑科学知识,对他道德认知的神经科学研究有用;他看哲学,是因为他的道德研究需要有哲学基础;他看经济,是因为他相信,经济发展一定无法回避道德与经济发展的关系;他看历史,是因为他需要找到中国人道德发展和变化的路径;他看政治学,是因为如果有一天对官德感兴趣……

  从他的话中,我好像听出点什么,读书当以自己的业务为主线,然后拓展丰富知识面,在此基础上,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,为最佳。

  如此一来,我是应当阅读与专业有关的书籍,或者与专业相关的其他补充知识,因为我的年龄、因为我所从事的工作、因为……这不就是我所讨厌的带着功利地目的去读书吗?我想我的精神一定会痛苦。

  可是再想想,用最诚实的态度来审视我的阅读目的,难道我看书真的是很超脱,丝毫与功利无关吗?

  不是的,我觉得我读书也很功利,我读书,是希望在与人交谈的时候不致于那么浅薄;我读书,是希望占有那么多凝练优美的词句;我读书,是希望在烦躁不安的时候可以有一个心灵栖息场所;我读书,是希望通过与大师的对话,吸收他们的睿智与大气……这些个理由,不是功利又是什么?

  既然这样,我到底该读些什么书?毕竟,吾生也有涯,而知也无涯!

  附:参加院工会荐书活动匆匆而写的读书心得

  书 名:

  《邓小平时代》(【美】傅高义,三联书店);

  《蒋介石与现代中国》(【美】陶涵,中信出版社)

  读书心得:

  我喜欢读以人为主线的书,假如这个人又恰恰与我感兴趣的一段历史有关,那是最好不过的事情了,于是我读了《蒋介石与现代中国》、《邓小平时代》,读前者是因为我对蒋中正有着莫名的情节,他专制的性格、复杂的功过,他的忠诚他的勇气他的精明他的领袖品质,他与宋美龄之间美好的爱情故事,他的政治生涯涵盖了现代中国近50年的发展,他最终却成为一名悲剧人物,这究竟是为什么?读过介绍蒋介石的一些书籍,尤其是《蒋介石与现代中国》,我以为他的问题在于他不了解中国的社会基础,我完全认同另外一本书中对其的概述“他的领袖天赋是无可非议的,但良好的判断并不能说明一切,他对军事和战略的分析在地缘政治方面不无道理,但他对政治的领悟还远远不够,他主要是从军事上来理解权力,而一旦他靠操纵他人对自己的忠诚来行使权力时,他就将自己的那种对政治的理解如实地、毫不掩饰地付诸行动。最后,他也就无法理解权力赖以维持的社会和政治因素。他最终失败的原因盖源于此”(《蒋介石传》,作者布莱恩?克罗泽)

  蒋介石也曾有过一统中国之荣耀,但由于各种原因,他无法做到“宜将胜勇追穷寇,不可沽名学霸王”,他应当除掉那些最初反对他的人,用自己选定的人来代替这些人,而新选出来的人应该忠于新生的民国,忠于新生民国的首脑蒋介石,而这恰恰又是封建国家进行领土征服所必须注意的唯一正确原则。

  并且,他在并不稳固的军阀同盟的支持下,成为中国政府的首脑,他试图在那个通货膨胀、民怨四起、温饱尚无法解决的中国社会,推行“新生活运动”,他企图通过恢复儒家思想来改造全体人民,要求民众礼貌、公正、诚实和具有自尊感,可是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很明确地告诉我们,人只有满足了较低层次的,诸如暖饱需求、安全需求等,才会考虑其他相对较高层次的需求,在当时的情况下,人们尚不足以温饱,却要求他们做到不随地吐痰,是多么的不靠谱,由此他力推的“新生活运动”必定是以失败告终的。他并不了解中国以及最广大中国人民的需求,在我看来这是造成他悲剧的最大因素。读完蒋介石,最大的感慨是,了解你所周围的人,是你事业成功的基础。

  但邓小平则与蒋介石不同,他认为经济的稳定是他开展工作的基础,正是因为如此,他的核心事业围绕着历史上最大的政治实体的巨大变革??中国从一个混乱的、无可措手的农业社会转变成工业与制造业巨人,可以说邓小平是中国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人。说实话,我对小平同志并不怎么感兴趣,看《邓小平时代》完全是出于随便翻翻之本意,但打开书本,深感开卷有益。作者傅高义,写作的方法很对我的胃口,一个标题将一个历史事件的关键词内含其中,帮我厘清了这几十年来中国社会发生过的一些重大事件。小平同志对待事业与同志的态度,他内在的自信,他解决重大问题时候专注、果断,泰然自若,他“三起三落”的丰富的人生经历,以及他本能的爱国主义和为党献身的精神,他在成为最高领导人之后的自我定位,他认为自己的任务不是提出新思想,他认为他的职责是掌控设计和落实新体制的颠覆性的过程……总之,他很是鼓舞我,激发我干事的工作热情,我想一本书读完,可以产生这样的效果,足矣!

  尽管龙印台说过:“历史一半是编造的。前朝史永远是后朝人在写,后朝人永远在否定前朝,他的后朝又来否定他,但是负负不一定得正,只是累积渐进的扭曲变形移位,使真相永远掩盖,无法复原。”但这又怎么样呢?其实历史提供给我们的,不仅是事实,也不仅是知识,而是要培育我们一种知人论世的能力,当我们终于了解到历史是训练、培育我们思维的一种最重要方式,那么又何必斤斤计较于青史之真伪呢?

 

 

版权所有:绍兴市越城区人民检察院
地址:绍兴市越城区卧龙路111号 电话:0575—89112345
技术支持:正义网   备案号:京ICP备10217144号-1
本网网页设计、图标、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、摘编或建立镜像,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。